校長 校慶賀詞
全球清華人,大家好!
百花盛開,春意盎然,正是清華「創校109週年暨在臺建校64週年校慶」。今年受疫情影響,不得不取消慶祝活動。在疫情中清華人展現自強不息的精神,師生同仁齊心協力,從除夕當天組成全校防疫工作小組開始,進行一連串的課程應變與行政調整,使清華園一直維持健康安全同時絃歌不輟。
清華人並且全力貢獻所學,在自己崗位上共同對抗疫情。例如1973級校友梁賡義帶領國衛院於二月底完成了抗疫藥物公克級與結晶化。1979級校友楊安綏以19天不眠不休完成15-20分鐘快篩試劑。生資所張筱涵助理教授與哈佛大學及臉書合作,以行動大數據指出傳染風險不同的地區。清華更以實際行動,表達對第一線抗疫工作人員努力奮戰的崇高敬意,大家拍攝了短片傳達心意,並提供全國醫護人員、指揮中心和衛生局處同仁、新竹縣市里長,免費修讀清華109學年度所有線上及實體課程。
疫情雖然肆虐,清華向前邁進的步伐未曾停歇。繼成立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之後,再積極爭取三十億捐贈基金成立新的學院-台北政經學院,培養高階政經人才。在醫學發展方面,興辦附屬醫院已得到教育部的同意開始進行,並申請增設學士後醫學系;校務會議已通過將生命科學院更名「生命科學暨醫學院」。清華將以新領域和新建設,再創高峰。
學校的學術發展仍然出色。象徵教師研究水平的「人均被引用次數(Citations per faculty)」指標,持續台灣第一。清華共有20個學科領域,其中8個在世界大學學科排名,進入百強。更值得一提的,清華是全台唯一沒有醫學院,但進入「生命科學與醫學」領域全世界前300的學校,勝過許多國內知名的醫學校院。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延續優異表現,獲獎人數不僅比去年更多,並且是國內第一;在近來人才斷層的憂慮中,稍能寬心,不過放眼國際,仍須更加努力,積極延攬人才。
未來兩三年清華校園會有許多變化。除了在南校區大草原週邊,有藝術學院大樓、教育學院大樓及學生宿舍先後動土外,校園還有四個捐贈的建築物,包括謝宏亮學長捐贈的美術館、曾繁城先生和楊儒賓教授所捐建的文物館以及由王默人、周安儀伉儷所捐助的文學館,都將在今年動工。與校友關係最密切的大禮堂,已獲得校友與企業家鼎力捐助將改建成國際級高規格君山音樂廳。此外,取得緊鄰南校區的「南二期」6.4公頃校地,去年完成撥用。未久的將來,您將發現一處嶄新的清華校園!
厚德以載物,是清華師生的精神與面貌。清華大學在追求真理、持續創新的過程中,仍保持敦厚的胸懷,是清華最令人敬佩的風範。在全球最艱困的時期,也正是大學發揮使命的時機。面臨更險峻山峰的挑戰,所有的清華君子胸懷天下,自強不息,攜手創造世界更美好的未來。
敬 祝
闔府安康,萬事如意!
清華大學生日快樂,校運昌隆!
校 長 賀 陳 弘
2020年4月校慶前夕
瀏覽數: